投资就是管用,一年不到,经济就回暖了。投资好像骡子,有些傻劲儿,脑子不太灵,归一把手直管,吃些草料,就往前跑,见效快。出口好像古道上的老马,劳苦功高,今不如昔,总是提不起劲儿来,昂首长嘶成为英雄迟暮的回忆。消费好像驴子,一直不是主角,有时还光吃草不出力,弄得车子走起来歪歪扭扭,主人很是不满意。
最近,一堆数字演化成一堆笑容。投资有稍息的迹象,出口还是不争气。于是乎发改委开始喊“促消费”,说什么要找“拉动面大、见效快、就业多”的消费行业给些特别特殊特大特灵的政策。
自危机以来,内需被更多地用于国有投资领域,即公家的事儿。消费则倾向于吃穿住行用领域,即私人的事儿。现在喊“促消费”,说白了就是公家兜儿里钱不多了,指望掏私人腰包儿拉动经济了。
私人不花钱,经济就不好,社会就不好,政治就不好,结果是大家都不好。这个真理已经快变成废话了。关键是鼓励私人的钱往哪儿花?这个问题既是认识论和价值观,也是方法论,话题太大,难以承受。
鼓励私人买房、买车、买电器。鼓励私人坐飞机乘火车满世界旅游、狂吃后减肥、穿金戴银、皮革羊绒……。看看两节的媒体就知道什么是促消费、拉增长、保就业了。有人说,鼓励消费可以使穷人脱贫,富人更富,国家昌盛,何乐而不为?消费光荣!!!
消费和浪费,一字之差,区别很大。但好像没人提倡“促浪费”,因为还要有一块遮羞布用于颜面。现在鼓励的消费中,绝大部分属于浪费,而且是无知无耻的浪费。以可耻的浪费促增长保就业是难以持续的,美国就是前面那辆车。
不论中华民族有没有勤俭的传统美德,现代社会都应鼓励节俭生活,保护环境。经济发展不能靠政府胡乱投资,破坏环境,私人胡乱浪费,败坏道德来促进。
别的国家应如何,没资格说。就我国社会现阶段状况而言,政府应鼓励私人在子女教育、自我教育、个人健康、文化活动、社区环保和家庭节能等阳光向上,可持续,有利于人与人和谐共融的领域进行消费。政府完全可以采取补贴、抵税、奖励和宣传等各种曾用于投资浪费方向的强力措施,来促进私人在“有道德、增健康、可持续、促和谐”方面的消费,政府应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健康消费方式。绝不应拿消费之说行浪费之实。
浪费可耻,“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”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