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近几年,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陆续走上国企最高领导层的岗位,这一变化将深刻地影响“国进民退”进程。

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,“百业待兴”初期,高校招生名额极为有限,加之六十年代前期的高出生率,导致1977年到1982年这五年的高考录取率很低。记忆中,首都北京是全国最高录取率,仅为7%左右。这五年的第一批大学生可谓是当时的顶尖精英和幸运儿,他们是我国“高考断代”十年后的第一批接受完整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。他们在文革动荡中长大,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三十年,是新时代的同步人。他们智商高、毅力坚、素质好、教育优、能力强、视野宽、见识广、目标明、信心足、决心大。经过近三十年的忍耐、苦熬、磨砺、挫折、奋斗,这批特殊材料炼成的特殊人才中的更特殊精英,终于陆续在体制内登台执杖。近几年,我国央企和地方国企的领导班子组成人员,几近源于改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,而在党政系统,上至国家领导人,下至县长,也多有此景,一个新主人时代已经到来。

这一上表面正常的人事更迭,将极为深刻地影响“国进民退”的发展,其有内外二因。

内因之一,成为国企新主人的精英,不但受过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教育,而且还大都有过在职硕士、甚至博士的经历,无论怎么怀疑不屑,他们的教育背景都是前任无法比拟的。既便与其他领域的同龄人相较也是极为出色的;

第二,这批精英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走上工作岗位,完整地参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最精华的历史发展,这是极为珍贵稀有的经验,前人和后者都没有这个机会;

第三,这批精英赶上了中国历史上开放程度最高的时期,无论外语、素质、视野还是见识,他们有着绝对突出的国际化能力;

第四,这批精英成长在思想大解放的时代,他们的多元化思想和立场使他们更加理性和灵活;

第五,这批精英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环境,有团圆温情的家庭,孩子从小一路名校直到国外,有稳定的收入积蓄和舒适的居所,有雅致文化的品位和深奥话题的谈资,有广泛的国内外人脉和绝对管用的关键资源;

第六,这批精英虽未经过战争洗礼和阶级斗争的残酷,但是他们在苦熬强烈转型“吏”程中所锻炼出的节奏、平衡、敏捷和突击能力是高出前辈的,这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能力;

第七,这批精英有着宏大的个人抱负和清晰的生活目标,他们不短视、少近利。由于干部年轻化,他们还有不少于十五年的奋斗时间,来用心地规划他们的政治生涯和人生旅途。

外因,这个时代的民营企业主,有三个年龄层,55-65岁的,年龄和知识老化,斗志衰减,已在考虑退休养年;25-40岁的,刚刚出道,经验缺乏,这两种人是无法和这批国企精英比拼智商和能力的。

中间的一种人,就是这批国企精英的同龄人,绝大部分同属第一批大学生精英,姑且称为“民企精英”。民企精英经过大致20年的发展,已有模有样,在“民进国退”中长期提心吊胆,使他们积劳成疾、身心疲惫。抓住历史机遇的紧迫和时间就是金钱的警钟,使他们根本无暇更新知识。他们在过去20年与国企竞争中,所遇到的对手都是上山下乡的工农知青,推杯中运筹,换盏中帷幄,一切来得辛苦,但自如。这样的环境,是他们失去了自我内省的意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,他们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和市场竞争的理解都缺乏与时俱进的进步,可以说,这批民企精英的个人能力正在急剧下降,与往日天壤之别。

内外二因,决定了这批国企新主人在个人能力方面,已经明显地大大超过了现在的民营企业家。都说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,就是领导力的竞争。以目前趋势,民企与国企在领导力这一项竞争中将很快败下阵来,更遑论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政策、市场和信心等“非核心”竞争力了。这一趋势将极大地推动“国进民退”。当然,这批国企新主人也将极大的改变国企的风貌和前途,此为另题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伍石

伍石

146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中国北京人,退休人士,以文会友,不谈公事。

文章